文/陈根
最近,“共享单车又涨价”的话题再次登上热搜,一些城市的共享单车价格涨至1小时6.5元,贵过公交地铁。雪糕之后,年轻人又被共享单车背刺。不过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天下有免费的午餐,而所有的免费,最终都是最贵的消费。
共享单车们通过各种规则暗自涨价,各种复杂的计费方式导致其价格甚至贵过公交地铁。如果说2018年前共享单车在共享经济概念的推动下,行业处于混战时代,到了2018年之后,共享单车行业随着竞争厮杀、盲目扩张、破产重整、卖身收购之后,最终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让人困惑的是共享单车的计费方式,计价规则走向“烧脑”的剧本方向,骑个单车搞的就跟在大街上买新疆切糕似的。各种套餐、月卡、按次之类的计费规则眼花缭乱。
比如2022年,哈啰单车、美团单车的骑行套餐先后涨价,7天卡从10元涨到15元,30天卡从25元涨到35元,叠加优惠券,实际付款金额会更低一些。然后单次骑行起步价也开始各种涨价计费。2023年在部分城市共享单车起步价由1.5元/30分钟,上调至1.5元/15分钟,此后时长费为15分钟1元。这就意味着,骑行一小时的价格将达到4.5元。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越来越复杂的停放和计价规则,开始向烧脑剧看齐,工作日、节假日,不同城市,甚至不同车型、新老用户,都会出现一些价格差异,这里可能就藏着一些隐形涨价。之前就有媒体报道,共享单车的单次骑行价格已经在4年间翻了一倍,上海的单次骑行价格甚至涨到了每小时6.5元。但这并不是一线城市的最高价格。比如广州就有用户在使用了57分钟共享单车之后,被滴滴青桔系统扣掉了8元。
账单上赫然显示:起步价1.5元,时长费1.5元,车辆管理费5元。这莫名其妙的就出来一个车辆管理费,远比使用费要高出两倍多。当然商家会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硬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自行车采购价格的上涨,比如城市维护成本投入的加大,导致车辆维护成本的上升等。总之,商家要涨价都会开始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不过通常商家要开始让免费这个游戏不再继续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对用户进行收割,同样会对员工进行降本增效的套路。比如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始,美团单车对单车运输岗位的考核标准中加了一条:骑行量。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被摆放的单车有人骑走,运输人员能够得到1.46元的报酬,没有被骑走,其能够得到的报酬则在6毛钱左右。这就自然会影响运维人员的工资,因为没有人能够将大部分的单车都摆放在需求量大的地方。
其实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之类的共享模式,这类共享产品的本质其实是分时租赁。背后的运营逻辑是先通过烧钱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等用户粘性足够强,占据的市场份额也足够大,再通过对外向用户变着花样收费,以及对内改变考核降本增效的这样两种方式,来确保实现盈利。
那么当前的这种相对昂贵的单车收费模式还会继续加价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从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就能看出,比如,2022年业绩电话会上,美团方面只透露,共享单车业务已经连续两年实现正自由现金流,盈利情况则未提及,这就意味着加价还要继续,否则就无法实现盈利。
但现实的问题是,单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在抢占了城市的公共停车资源后,当这种免费对于用户来说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时,甚至这个使用费用的代价远高于城市公共交通的价格时,当共享单车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刺客时,共享单车的涨价游戏还能继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