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研究人脑是目前最大的科学挑战之一。这是因为,脑是人类最为独特的器官。数以千亿的神经元,组成了人脑的基本结构。
想要理解人脑内部如何运作,就需要研究神经元的发育、连接和相互作用。人类大脑如此难以探索,给试图破解一些可能是人类特有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带来了难题。而类器官的出现,就成为了一个研究大脑的重要解法。
除了通过构建类人脑来研究人脑的功能和生理机制,科学家们还尝试将类人脑细胞移入小鼠脑内。结果发现,被植入的类器官会不断成长,最终占据大鼠脑半球的约三分之一。类器官的神经元与大脑中的回路形成了工作连接。这项研究第一次表明,正在发育的新生大鼠大脑能够接受人类的神经元并任其发育成熟。
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团队进一步验证了人脑类器官移植入小鼠脑部的整合能力。在研究中,科研团队将人脑类器官移植到视觉皮层有大片损伤的大鼠脑部,发现人脑类器官成功地与成年大鼠的视觉系统整合,并对闪光灯等视觉刺激做出反应。这些证据表明,人脑类器官具有恢复脑部受损部位的潜力。
并且,研究人员不仅关注移植单个细胞,还关注移植的组织。人脑类器官具有类似于人脑的结构,通过观察这种结构中的单个神经元,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移植类器官的整合过程。
不可否认,将人脑细胞与小鼠脑细胞嵌合,让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探索到研究人脑的新的方法,但人鼠混合大脑也带来了一定的伦理挑战。比如,脑细胞的移植是否会使动物拥有像人一样的意识?神经组合触及了使我们本质上成为人类的东西,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自我意识,而拥有半人类大脑的生物,无疑会使得人们对其感到不安。
当前,研究人员还计划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类器官应用于皮层其他区域,不限于视觉皮层。还会进一步探索指导类器官神经元与老鼠脑部整合的具体机制,从而可以更好更可控地调节这一过程。显然,关于人脑的研究不会停止,而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人脑研究的伦理争议也将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