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亮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小巷,违规搭建、占道经营难觅踪影;商圈,洗脸换装,回归繁华有序……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城市面貌悄然发生变化,这些无不得益于区城市管理分局在城市管理上下的“绣花”功夫,把提升城市品质落到实处、落在细处。今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分局工作人员每天坚持晨检、日巡、夜查,从精细化管理城市、提档升级,到打造精品街路入手,打出系列组合拳,向城市管理工作痛点、难点亮剑,助力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疏堵结合·破除城市“顽疾”
“以打造‘绣花式’城市管理模式,用点滴细节之美,扮靓城市管理之美。”区城市管理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他们以实施杏秀路、东西大道、东纬三路景观示范段提升工程为契机,依托“党员街巷长”模式,推动基层15名党员挂钩街巷,探索“乡镇 城管”共建共治机制。
围绕市容环境整治,出动全局200多名执法人员,推行“马路办公”,发扬“铁脚板”精神,重点对东园街、张坂街、屿头街等管理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街面秩序相对混乱的“头疼街、难管路”实行精细化管理,向占道经营、油烟污染、违规设置广告牌等市容顽疾亮剑。共清理流动摊点、店外经营1592处,油烟污染365起,共拆除大型户外广告和楼体广告522处,拆除各类老旧破损、违规设置牌匾209块。
实施“城管志愿走街”行动,组建小广告清理队伍,对辖区内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小广告,采取铲除、高压清洗等多种手段进行清理。保持巡查清理常态化,共清理街路两侧“癣疾”10000多处,为文明城市“美颜”。
发挥“数字城管”信息化优势,打破“线下”壁垒,构建“3个1”管理模式(即1条热线、1个平台、1支网格队伍),对案件发现、上报、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等环节全覆盖运行。共受理“智信通”案件196件,全部办结。设立城管执法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城市管理方面的举报和投诉。同时依托“亲清家园”平台,试行“不文明随手拍”模块,引导广大群众争当城市管理“啄木鸟”,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集中民智,推动城市管理实现新跨越。
精细共治·刷新城市“颜值”
泉州台商投资区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渣土车管理一直是个热点难点。区城市管理分局以规范渣土管理为重点,多措并举加大渣土运输治理,全覆盖管理全天候管控,持续提升扬尘治理实效。实行领导挂钩制,逐一排查辖区内建筑工地、项目、拆迁地块等,主动上门送法,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约谈;坚持“一车一洗”,执行净车出场,确保清理冲洗及时化;增加工地出入口洗扫频次,清除路面浮尘、泥土,着力打造文明工地。今年以来共对36个建筑工地开展文明施工实地检查,约谈各工地负责人11人次,签订责任书16份,规范工地围挡82处。
在辖区重点部位投用10个“高空智慧监控”在线“捕捉”扬尘,联合交通、交警开展“区域联勤”,采取“定点布控”手段,深入建筑工地、主次干道、拆迁地块,组织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坚持整改与处罚两手并用,落实联罚联放和“一车三罚”管罚机制。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1场次,立案查处渣土运输处置案件218件,行政处罚86.76万元。同时设置“城管宣教室”,加强对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的教育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营造遵规守法,安全行车的良好氛围。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打造精致城市,不仅靠“建”,更要靠“管”。区城市管理分局通过建立“治违”网格微信群,推行“线上”即时管控模式,构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治违大格局。在深入开展“两违”综合治理的同时,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向纵深发展,深入到背街巷路,对死角死面地段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拉乱挂、小菜园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清理各类“脏乱差”300余起,不断提升人居环境“颜值”。
以情治城·彰显城市“温度”
温情,于细节处彰显。在台商区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女子巡逻队伍,她们沿街开展徒步巡查管理和政策宣传,对街道随意摆放的摊点进行温情执法,用微笑和耐心劝导路面违章,倾力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除了执法,更多的是服务。看见地上有垃圾,她们会顺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看到墙上有小广告,她们会及时清理。通过女性柔情温和的一面,改变城管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给城市管理带来亲和力,让城管执法增添更多灿烂的笑容。今年以来,她们共巡逻120余次,纠正各类违法违章行为100余起。
“城市管理如绣花,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台商区城市管理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巩固前一阶段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工作再部署、管理再加细、标准再提高,把提升城市品质这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办实,最大限度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率,提升外地来宾对台商区的美誉度。(陈桂生 林婉煌 吴娜娜)
责编:李文良 审核:陈进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