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安市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学者搜集史料、查阅典籍,撰写了《关于“雅安”之名由来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对“雅安”之名的由来进行了研究探讨。
专家们认为,雅安地名是由雅州而来,而雅州之名是从雅安山而得,雅安山作为地名则与雅鸟有关,雅安山上“雅鸟群居”,是“各种雀鸟呼朋引伴、筑巢安居、群飞欢聚”的生态家园,有“雅致安宁”之意,“雅安”二字便来源于此。
唐代宰相李吉甫主持撰修的《元和郡县图志》是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其中有多处记载了雅州的得名来历,即“因州境雅安山为名”,是目前所有历史典籍中能够找到最早关于“雅州”来历的明确记载。
为什么是“雅州”而不是“雅安州”呢?
隋文帝开皇三年废除行政区中的“郡”一级,将施行了400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以州统县二级制,隋朝的“州”都是单字,所以取“雅安山”之“雅”为州名。
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撤销各郡,重置州县,“雅州”之名一直沿袭到清末。
但是,雅安山是哪座山,《元和郡县图志》没有载明。《雅安县志》“雅安山”条目:“在治南。寰宇记……方舆胜览……雅州因此山名。旧志:在县后,山脉由黎雅而来,一名月心山。”有学者猜测,“雅安山”就是雅安老城区背后的“苍坪山”。(四川日报记者 文莎 整理)
居空气清新的雅安,不仅会让身心得到放松,也是感官上的一种享受。雅安的各种传统民俗,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感受到雅安淳朴民俗的魅力,体会到雅安劳动人民的质朴。
我市地处川藏、川滇公路交汇处,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是一座民俗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在我市的各类民俗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不仅雅安人自身有很深的感受,就连外地游客来雅之后,也会有深刻体会。居雅安,看人文荟萃。
镜头一: 年猪文化节
雨城区年猪节,由传统的农家过新年、杀年猪、看大戏的喜庆场面逐渐演绎而来。自2005年开始举办,去年已是第八届。
年猪节一般在农历十月以后择日举行,前后历时三个星期左右,结合主办地上里古镇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主要进行“年猪祭祀”、“杀年猪”、“喝旺汤”、“民俗表演”等活动。
在“年猪文化节”上,一边是一头头肥头大耳的年猪,戴上了大红花,被主人牵上舞台进行展示;而另一边则是评选出的年猪王在古镇里巡游,很多游客也会和年猪王合影。
镜头二: 晏场高台会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在雨城区晏场镇川主宫的戏台下、主街道上都挤满了观众——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睹高台会的盛况。
在高台会现场,演员们站在一个长宽约1.5米,高2米的平台上进行表演。而平台下方则由4人抬起,沿着街道在层层人群中穿行,高台上的演员则摆出各种姿势让游客尽情欣赏。
晏场高台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四川西部典型可移动艺术,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舞台制作过程独特,以戏剧人物造型为主进行展示,是雅安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民间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
镜头三: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大多是集中在农历六月份。我市欢庆火把节的少数民族乡镇在庆祝时间上并不统一,大家都是根据各个乡镇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庆祝。
火把节期间,在汉源县坭美彝族乡火地村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在汉源县片马彝族乡、在荥经宝峰彝族乡,彩旗飘舞,人山人海。斗羊、斗牛、摔跤、选美等各种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
火把节是我市彝族乡镇的一项古老传统民俗。在火把节活动期间,人们可以惬意地享受彝家生活,参加火把游行、观看篝火晚会演出、体验彝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镜头四: 硗碛上九节
在我国多数地方,农历正月初九,远不及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热闹。唯独夹金山下的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此时正拉开节日的帷幕,把节日的盛况推向高潮。这就是硗碛藏家的“上九节”。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初九造天,初十造地。为表达对天的敬仰,硗碛藏家便把农历正月初九称为“上九”而作为自己的节日,祝愿新年吉祥。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这天,硗碛藏乡张灯结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结队而行,走在队伍前面的是龙灯、牛灯和狮子灯队伍。
紧接着,各路演出队开始“二龙戏珠”、“空中取宝”等别开生面的传统节目表演。节日活动还有篮球赛、拔河、赛马等。内容形式多样,既具有民族特点,又富现代文明色彩,令人赏心悦耳,目不暇接。
镜头五: 石棉环山鸡节
尔苏藏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有符号的民族,他们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环山鸡节”就是全国2.2万尔苏藏族人的特殊节日。
节日期间,石棉县蟹螺藏族乡尔苏藏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每家每户把准备好的上等腊肉、蜂蜜酒、核桃、鸡蛋等贡品和安放祖宗灵位的白石板,盛在自家的簸箕内,由各家的男人用头顶着,依辈分在“萨巴”的带领下,排队上圣山祭祖……
一年一度的环山鸡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择日举行,观赏性、参与性都比较强。
镜头六: 芦山八月彩楼会
芦山素有农历八月十五祭祀姜维的传统习俗,也叫“八月彩楼会”。
芦山县八月彩楼会包括芦山庆坛和芦山花灯两种传统民俗文化。而芦山庆坛又分官坛与民间坛两类。前者系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姜庆楼庆坛”,相传这一天是姜维的殉难日。
庆坛时,全城高搭彩楼、歌舞竟胜。平襄楼内,由地方官主祭,仪式隆重。民间则有“篼篼坛”、“子孙坛”、“野猪坛”等,均属百姓家还愿祈吉活动。届时,由村民自主请坛班庆演神戏,以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岁岁平安。
镜头七: 天全牛儿灯
天全牛儿灯相传起源于清朝,是当地民间自发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初二,灯手们身穿彩衣、彩裤,用撮箕制成牛头,绸缎做成牛身、牛尾和犁头等,在街头、坝子表演卧牛吃水、牛打滚、老君骑牛、大舜耕田等。
天全牛儿灯也是我市传统民俗文化之一,以放牧、农耕为背景,仿照牛的各种动作,以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还原人与牛的关系,展示了牛在农耕时代的重要性,寄托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与祝福。
牛灯通常由3人表演,1人扮牛倌,2人扮牛,乐器主要以锣鼓为主。表演者模仿赶牛、耕田等动作,唱腔以山歌为主,动作比较自由,是较原始的表现劳动的舞蹈。
镜头八: 荥经竹号
在雅安荥经一带有种名叫竹号的民间乐器,吹奏时能发出“呜嘟嘟”的声音。
《荥经县志》这样定义竹号,称它为长期流传于当地城乡的自制乐器。虽然名为“乐器”,但除了能发出“呜嘟嘟”的声音外,并不能吹出完整的曲调。
荥经竹号还有一个名字叫‘过山号’。有人猜测,竹号最初可能不是乐器,而是战场上一种用作传递军事信号的工具。当年孟获“败走”荥经,人虽走了,这制作竹号的工艺却流传了下来,供后人演绎。荥经县也成立了竹号队,四处表演的同时,也对这种传统乐器进行了改良探索。